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人事安排

從上篇文章敘述到的孫臏網誌,找到的一篇內地的「人事安排」,來源於。解釋於 (英文)。

國家主席:李世民
軍委主席:孫武
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孫中山
國務院總理:諸葛亮
外交部部長:文成公主
國防部部長:曹操
教育部部長:孔子
衛生部部長:華佗
環保總局局長:陶淵明
農業部部長:李宇春
文化部部長:李斯
商務部部長:胡雪岩
水利部部長:大禹
建設部部長:秦始皇
地質部部長:土行孫
公安部部長:展昭
中宣部部長:雍正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霞客
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商鞅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包拯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狄仁傑
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林則徐
婦聯主任:賈寶玉
新聞出版署署長:紀曉嵐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西門慶
海關總署署長:鄭和
國家計劃生育及人口發展委員會主任:佘太君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嫦娥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俅
科學技術部主任:祖沖之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王昭君
國家安全部部長:魏忠賢
監察部部長:秦檜
民政部部長:寇准
財政部部長:和珅
資訊產業部部長:畢升
保密局局長:劉胡蘭
交通部部長:李春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鄭成功
國家信訪局局長:陳世美
中國氣象局局長:諸葛亮(兼)
國家旅遊局局長:徐霞客(兼)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玄奘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神農
國家海洋局局長:張靚穎
中國地震局局長:張衡
拆遷辦主任:孟姜女
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高

上海

根據我的估計,上海在 2010 至 2012 年之間,人均生產毛額購買力)將與臺灣相當。不過,這個簡單的平均不能敘述城鄉差距、財富分配、以及其他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並且,大陸對「直轄市」的定義比較接近於都會區與區域之間,與整個臺灣比有點不妥。上海面積相當於新竹縣宜蘭各取 ¾ 加上所有以北、或是美國德拉瓦州

當我在搜集資料時,我找到這篇文章(英文),說中國(沒說是中國大陸或是整個中國)將在 2025 至 2030 達到韓國 1991、92 之間的水平,2055 到 2065 年之間成為已開發國家。該網誌有很多不錯的文章。我把它加在右邊的連結裡。

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臺灣的科技新聞

我很不喜歡一些臺灣的「主流」平面媒體,談到「科技」新聞時,大部分講的都是產量會增加多少、營收加減多少、預計相關類股上下如何。這些根本是「科技產業」新聞,本質上商多於科。沒錯,這些是有用的資訊,全面性的媒體也有必要報導。但讀者並非全都是投資者,反之多數是消費者。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兩三句帶過。這個東西是像是微波爐,可以顛覆我們生活的方式,還是只是噱頭?它有沒有明顯不足之處,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列舉優缺?大概都很少。

這或許可以歸咎於幾十年製造商心態,一時無法調整過來。製造商不需要考慮太多消費者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而是精打細算各種數字,資本、收入、支出。臺灣的廠商現在面臨的挑戰不是如何以很低的成本做出高品質的產品。這些他們已經做到了。當下的挑戰是選哪一條路走。他們可以繼續同樣的路,成為龍頭,或是將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而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後者的問題是,本來的顧客瞬間就變成競爭對手。現在講還太早。扯遠了。

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蘋果公司

史提夫‧賈伯斯說 iPhone 推出之前會有更多的軟體。蘋果會控制什麼軟體能夠在 iPhone上執行。他說「君不望汝等手機如PC,裝三個軟體便不得使用電話。如此裝置像 iPod 多於電腦。」雖在下相信他們的出發點是善良的,無非是希望提供更好的軟體,此等手段其實是雙面刀。PC 之所以仍是市場佔有的大宗,不是因為Windows或跑於其上軟體有比麥金塔電腦的有多好。而是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做 PC 硬體以及其作業系統與軟體甚易盜版。我的重點是什麼?開放。雖說敝人並非要求蘋果讓世人盜版其作業系統與軟體,但是開放的態度對於智慧型手機這類產品是絕對重要的。

史提夫給的例子或許會發生,但是不良軟體必定會在物競天擇的定理下被淘汰。難道蘋果是在暗示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不夠聰明,所以蘋果的聰明人要幫他們預測的一千萬使用者來挑選嗎?我的電話屬 Windows Mobile 5。如果按開關鍵,觸摸式螢幕和所有輸入都會關閉。但是他們沒做到的是讓音樂繼續撥放。我必須使用額外的軟體。如果微軟採用同樣的手段,這類軟體必定不見天日。這不禁讓我想問,蘋果是否會因為某些軟體會侵蝕其他部門的利潤(如 iTunes)、傷害到他們最親愛的夥伴 Cingular 美電電無線部門(如 IP 電話軟體 Skype),或是一些小系統程式暴露 iPhone 之缺(像上述例子)的原因而拒絕這些軟體?

蘋果的律師正在以版權之名打擊連結到酷似 iPhone 介面的 Windows Mobile 面板的網誌。(另一報導)。第一點,對面板這種小東西有已經很有問題了。這就像是麥當勞因為包裝紙類似而告路邊攤(而兩種漢堡味道不同)。拜託,這只是面板而已。第二點,以這種理由威脅僅僅報導此新聞之網誌乃荒謬至極。該網誌根本沒有提供這個面板。

若其居心不為寒蟬效應,何其是有?

思科之外,樂金正在考慮使否要因抄襲設計LG KE850)起訴蘋果。現在我們知道誰有抄襲的習慣了!

蘋果自食其果!

這就像是當英特爾試圖對已常用的簡寫(是 RAM、DRAM、還是 SDRAM 不記得了)註冊商標,以庇護 RDRAM。他們不用好的產品贏得市場,而是用法律。現在沒有人用 RDRAM。

如果你認識我多年,你會知道我對蘋果的批評都是技術性的。有時候,我還會有稱讚。現在蘋果在我的心目中屬於「不酷」的種類裡頭。

我本來在考慮購買蘋果的筆記型電腦。(如果你沒注意到的話,我在此沒有使用該產品的正式名稱,因為我怕因為商標原因被威脅!)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新科技

我討厭當新科技出來時,研發和設計人員花額外的資源,只為了模仿舊科技不完美之處。這句話由例子顯示最恰當。

  • 有些數位相機按下快門時會發出類似機械式相機的聲音。使用者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確認,一聲嗶就很足夠了。搞到於某人需要額外製造或是錄機械式相機的聲音。接下來是什麼?當我放進記憶卡時,它會發出底片捲動的聲音?
  • 蘋果的 Dashboard 有一個世界時鐘的 widget。我不反對電腦上的類比時鐘,但是如果你仔細看該 widget,你會發現秒針每前進一秒時,停下來之前會震動一下。這根本是傳統類比時鐘不完美性的最佳代表。請問這個模擬出來的不完美之處有什麼好處?接下來是什麼?時鐘底下放一個鐘擺嗎?
  • 行動電話以格度顯示訊號強度,通常是 0 到 5 格。我想訊號強度的衡量應該是一個也是數字,但是不是 0 到 5。所以某些開發者必須要先把它轉換到 0 到 5 的數字,再在螢幕上畫一格比一格大的格子?顯示百分比不是比較簡單嗎?一個兩位數在螢幕上佔據的空間應該差不多大。為什麼要犧牲精準度?
  • 有一些在電腦上的計算機把數字顯示成項是綠色的「日」字型。再次強調,直接以普通字型顯示數字會簡單很多!蘋果 Dashboard 又一次地落入這一類型。

搞這種東西根本是浪費硬體和人力資源。這些例子無異於一個平面電視自動幫你扭曲畫面使得它看起來像是有圓角的舊式電視。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誰讀我的網誌?

右圖示總覽。


雖說我們都知道台灣電信很發達,但是我從來不知道東森(ET home)幾內亞灣有營運。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吃東西習慣

很多人喜歡對我吃東西的習慣發表意見。為了節省時間,我在此列舉常見問答集。

問:君不食有骨肉,懶惰必也其因。
答:非也。懶惰的定義是因為怕麻煩不做該做的事。重點在「該做」上面。我雖不想麻煩,吃有骨頭的肉並不是做人的責任。既然責任不存在,那懶惰與否的問題也不存在。

問:君不食海鮮,除生魚片壽司,其不也不規則乎?
答:如果你覺得有例外是不規則,所有海鮮都不吃才是規則,那就錯了。所有海鮮都不吃換句話說,不就是「所有食物都吃,海鮮除外」?矛盾。

問:君吃速頗迅,何不慢食,延長時間,最大化享受?
答: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吃快吃慢,每單位時間得到的快感(d爽/dt)都差不多。但是對我來說,吃快的時候,d爽/dt 的值相當的高,使得總共爽的程度(即右圖曲線以下面積)會比吃得慢要多。

問:君未嘗試,豈知甘苦好壞?
答:我嘗試過很多東西,只是試過覺得不好吃。嘗試這些食物不需要 20 年的時間。而且有時候不需要嘗試,可以裡用已有的知識來判斷好與不好的機率。為什麼人不吃大便,因沒試過怎麼知道?因為我們的知識告訴我們有極大的機會不好吃,所以不用試。同理可證,如果我吃過黃西瓜、紅西瓜,感覺差不多、綠蘋果、紅蘋果,也差不多,綠色的奇異果不好吃,所以我就不用嘗試金色的奇異果。

2007年1月11日 星期四

iPhone

蘋果公司在 2007/1/9 發表 iPhone。這個新聞是業界期待已久的,所以沒什麼驚訝。許多媒體都報導了這項發表,從報紙,電視,或是線上。這項新人當然很大。但是經過兩個工作天,我卻很少看到深入的評論。大部分的都是報導發生了什麼事、iPhone 有什麼功能、或是史提夫‧賈伯斯說了什麼。這些,我都可以在頻果網站上的視訊發表上得到。所以我在此獻醜。

蘋果在使用者介面和設計方面是獨出一格的,我在此贅述。不只是外表,也有使用性。以下是我覺得的科技創新和好的點子重複利用。

  • 擁有這麼多功能,卻只有 11.6 公厘厚,135 克重。
  • 我常常覺得 QWERTY 鍵盤很不方便。多半時候我不需要打字,但是我仍想保留打字的能力。我現有的手機是以滑出式鍵盤來解決這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比較厚的機體。iPhone 只有虛擬鍵盤,解決了機體大小的問題。等它出來看到底好不好。
  • 「多觸螢幕」可以讓你用兩支手指以兩個接觸點來放大或縮小(主要是圖片)。創新科技。
  • 距離感應器可以在靠近耳朵時把觸摸式螢幕的顯示和輸入關閉。這解決了所有智慧型電話使用者的問題。蘋果公司辦到了!
  • 亮度感應器可以根據,呃…週遭亮度來調整螢幕的亮度。如上,不過請看下面的反駁論點。
  • 重力感應器可以判斷機器是直的還是橫的擺。不錯的功能,但是很多相機已經有這種功能了。
  • 隨機存取留言。不需要在聽第六個留言之前聽前五個,又是另一個每個人都可以用到的功能。


優點講了,我想要同時提供建設性的批評。這些包括缺點或是尚未討論的問題。

  • 沒有筆,史提夫把這講成是一項好處。或許其觸摸式螢幕聰明到大手指的人都可以毫無困難地以虛擬鍵盤輸入。這樣的話,iPhone 加一百分,該誇的我就誇。但是如果我想要防止手汗模糊那好看的螢幕呢?有些人會想要盡量保持原狀以增加最終賣出市值。
  • 雖說亮度感應器是一項有用的功能,我可以手動調整嗎?
  • 它跑 OS X?真的 OS X 還是縮減版?先不管縮不縮,發展 iPhone 軟體容易嗎?有任何開發者的工具嗎?
  • 很自然地,下一個問題就是有多少 iPhone 的軟體?容易安裝嗎?沒有示範、沒有提到。Skype 呢?
  • 史提夫和官方網站都有提到與 PC 或是麥金塔電腦同步聯絡簿,但也沒有示範。可以接受哪種聯絡簿?OutlookThunderbird
  • 發表會上可以看到鍵盤有三行普通鍵以及兩行半的數字符號。國際符號呢?打字時混合不同語言容易嗎?
  • 史提夫以手指滾動捲軸來示範聯絡簿。如果我要打電話給很多姓 Zellweger 的人的話不就很慘?可以以類別來顯示嗎?直接跳到 Z?與他機傳輸容易嗎?
  • 談到價錢時,史提夫把 iPod nano 的 $199 與有綁門號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價 $299 合併起來,因為「這些電話有點音樂的功能,但沒有人用他們聽音樂」。非也,我跟兩名同事都有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我們都用手機來聽音樂(雖說這並不代表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非常好)。重點是,一個簡單的加法並不能為 $499 合理化。
  • 無擴充槽。
  • 無法簡易替換電池。
  • 在美國 iPhone 必須與 Cingular 搭配。雖說我並不反對把兩個有高度相關性的產品合併銷售,我反對合併銷售兩個完全可以分開的產品的銷售模式作為唯一一種取得其中一樣產品的方法。為什麼蘋果要幫我選 Cingular??如果我是常常出差旅遊的人的話就慘了。但是史提夫卻可以把這狡辯成「科技創新夥伴」。路人皆知。

2007年1月8日 星期一

公制

請愛用公制。我不了解,為什麼美國人還在用美式英制。我想問,如果一肉賣 3.45 圓,一盎司的話是多少?誰能心算 3.45 / 16?一盎司的水多重?阿哈,有很多種盎司,美式液態盎司(29.57 毫升)、英式液態盎司(28.41 毫升)、常衡盎司(即一般重量用,28.35 克)、以及金衡盎司(31.1 克)。美國獨立時,湯瑪斯‧傑佛遜就推動十進位貨幣,來代替英制的 1 鎊 = 20 先令 = 240 便士。美國有一系列的法律來推動公制,例如《1975 公制轉換法案》和它的增修條文。可是沒有硬性規定的話也沒有用。因為美國還沒有用公制,亞馬遜公司在跟其他公司傳輸產品資料時,單位轉來轉去產生了很多問題。習慣難改,而且改換要花很多錢,但是越早做越好。加拿大和澳洲都做到了,美國應該也可以。

2007年1月5日 星期五

維基百科

有時候有人會問我有空的時候都會做什麼。這幾個月我都在維基百科上忙。怎麼說呢?因為這些工作就像是不斷展開來的樹狀圖。簡單的說就是一項工作會產生其他好多個,這些又再產生更多。下面是我今天所做的部分

  • 發現吉爾吉斯紙幣不受版權保護(其他前蘇聯國家也是)。
  • 有人已經上傳一些吉爾吉斯紙幣的圖片。但是我有比較好的,所以我要上傳我的。
  • 我的圖部分是來自於 www.banknoteworld.com。根據維基的方針,我必須要放上適當的來源標籤。
  • 我必須要做一個模板,以致於同樣的標籤可以被多次使用。
  • 有一些已存在的模板,但是滿地都是。我需要把它們重新整理。
  • 在英文維基,我把它們分類好。
  • 維基共享資源(放置可以給所有語言維基百科使用的圖片)上,重複分類的工作。
  • 完成上傳。
  • 向管理者要求把較差的圖片刪除。

這只是吉爾吉斯

2007年1月4日 星期四

2007年1月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