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為什麼整理照片是十分艱鉅的工程?

如果你認識我,你會知道我喜歡照相。我有兩個相機,一個小型的可以放到口袋裡以致於我可以隨時隨地拍到稀有的事物。我知道人們時常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我的照片?」。整理照片對我來說是一件艱鉅的工程。這不止是把檔案從記憶卡上傳輸到硬碟上,還有其他很多小步驟。容我一一解釋

照片

Exif

由數位相機製造出來的JPEG檔通常含有Exif元資料(資料的資料)。它所記錄的包括時間、光圈、快門、旋轉方向、和其他攝影機的設定。

旋轉方向

拍攝直式照片時,佳能的相機是存成橫式,然後在Exif裡加述這個照片式橫的。而結果是並不是所有的軟體都能辨識這種儲存方式。Photoshop、ACDSee、Firefox、IE都不能辨識。所以我必須另外再旋轉。有很多軟體可以旋轉圖片,但是大多會毀壞或是部份毀壞Exif資料。唯一不會毀壞的是佳能自己出的軟體ZoomBrowser,至少對於佳能像機製造出來的檔案是這樣。

時戳

如我所講,Exif包含時戳。而檔案系統,就我而言是NTFS,也記錄時戳。NTFS內部是以世界標準時間紀錄,而顯示成使用者設定的時區。當我改變電腦上的時區時,檔案系統的時戳看起來也跟著調整。但因為Exif對檔案系統來說,它是檔案資料本身的一部份,所以不會跟著一起調整。而我利用這個差異來記錄照片的拍攝地點,至少能夠指出是哪個時區。我讓Exif紀錄拍攝地點當地時間,而NTFS紀錄當時我系統上的時間。但是為什麼我要告訴你這些呢?旋轉照片會改變NTFS上的時戳,所以我需要事後用ACDSee更正回來。

影片

佳能的相機是以Motion JPEG的格式來儲存影片。這是一種壓縮率不太好的格式,所以拍下來的影片必須要再壓縮,而我所選用的壓縮格式是Xvid。下面是對於影片我需要採取的步驟
  • 從原始的影片裡取出聲音的部份(wav檔)
  • 把wav檔轉換成mp3
  • 以Xvid與mp3聲音檔重壓縮影片
  • 檢驗新影片的品質(同時看兩檔)
  • 確認新擋的確是以Xvid和mp3壓縮
  • 恢復原始時戳
  • 刪除舊檔並以舊檔名命新檔之

發表

有成千上萬的網站提供網上相簿,但是沒有一個我滿意的。是什麼問題?大小和規模。這些網站通常會縮小照片,如果不縮,那就是限制上傳量。如果你認識我,你就會知道大小和完整性對我來說很重要。線上沒有免費的空間容納9GiB大的8600個檔案。還有什麼其他地方會比我自己的硬碟好?所以我用JAlbum來產生HTML和縮圖,然後用Apache做伺服器。這個過程也是要花很多時間(電腦的時間)。我現在在找其他辦法。

文字敘述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在照片上加文字,理論上可以,即使是在上述複雜的程序之下。但不是加上文字本身的過程要花很多時間,而是決定要寫什麼。如果我真要寫些什麼,我一定得參照資料、寫上背景故事、還有更重要的是中英兩種語言都要寫。我試圖對去巴黎和英格蘭的照片加上文字,這個過程證明了這也是一個耗時的工作。

既然這所有的一切是一個複雜的程序,我最好是累積多一點再一起做。這樣我可以在短時間內重複同樣的步驟以達到規模經濟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大的數量

我們時有所聞「某某方案將花費幾億」或是「某某東西需要幾兆」。我們真的對這些大金額有概念嗎?研究指出一群人通常花很多時間來決定美金3000圓的預算,但是相對地花比較少的時間來決定數百萬的預算。理由很簡單:我們知道美金3000圓有多大。為了您的方便,我編譯了一個大金額的表格。在做此表格時,我發覺銷售量也很重要。於此,獻醜

金額
來源 日期 事物 美圓 台幣 人民幣
維基百科轉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全球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48.25 兆 1559.77 兆 356.82 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美國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13.19 兆 426.58 兆 97.59 兆
白宮 2007 美國聯邦政府支出 2.78 兆 89.85 兆 20.55 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2.64 兆 85.50 兆 19.56 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法國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2.25 兆 72.81 兆 16.66 兆
英國財政部 2007 英國政府支出 1.20 兆 38.70 兆 8.85 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中華民國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3645.63 億 11.79 兆 2.70 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新加坡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1321.55 億 4.27 兆 9774.18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越南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609.95 億 1.97 兆 4511.19 億
富比士 2007 比爾蓋茲淨值 590.00 億 1.91 兆 4363.64 億
(美國)Yahoo 財經 2007 微軟營收 540.70 億 1.75 兆 3999.02 億
行政院主計處 2007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支出 514.63 億 1.66 兆 3806.22 億
(美國)Yahoo 財經 2007 微軟毛利 404.30 億 1.31 兆 2990.20 億
(美國)Yahoo 財經 2007 亞馬遜公司營收 131.50 億 4251.40 億 972.57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汶萊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115.61 億 3737.67 億 855.05 億
《誰是接班人》第五季第五集 2006 遊輪業 100.00 億 3233.00 億 739.60 億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 2007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總營運預算 97.15 億 3140.86 億 718.52 億
《誰是接班人》第五季第四集 2006 美國人在穀類早餐共花這麼多 60.00 億 1939.80 億 443.76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馬達加斯加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54.99 億 1777.83 億 406.71 億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 2007 台北政府支出 43.94 億 1420.47 億 324.95 億
(美國)Yahoo 財經 2007 亞馬遜公司毛利 24.60 億 795.32 億 181.94 億
華盛頓大都會運輸 2007 2007年預算 18.91 億 611.42 億 139.87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厄利垂亞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11.60 億 375.03 億 85.79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賴比瑞亞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6.14 億 198.51 億 45.41 億
(美國)Yahoo 電影 1997 鐵達尼號電影累計毛營收 6.01 億 194.23 億 44.43 億
(美國)Yahoo 電影 2004 史瑞克2累計毛營收 4.41 億 142.65 億 32.63 億
維基百科轉載路透社 2007 空中巴士A380定價 3.19 億 103.20 億 23.61 億
台北捷運公司 2006 台北捷運營收 3.12 億 100.80 億 23.06 億
(美國)Yahoo 電影 2003 X戰警2電影累計毛營收 2.15 億 69.49 億 15.90 億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 2004 長島公車營運預算 1.01 億 32.52 億 7.44 億
捷運工程局 1988-2006 台北捷運高運量每公里造價 8957.62 萬 28.96 億 6.63 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6 吉里巴斯生產毛額(匯率換算) 7000.00 萬 22.63 億 5.18 億
台北捷運公司 2006 台北捷運稅前利潤 3154.96 萬 10.20 億 2.33 億


銷售量
來源 開始 結束 事物
維基百科轉載ITWorld.com 2001/10/25 2006/1/15 Windows XP 4.00 億
維基百科轉載新力 2000/3/4 2007/9/20 全球銷售PS2 1.20 億
維基百科 2001/10/23 2007/10/15 各種iPod 1.19 億
維基百科轉載新力 1994/12/3 PS 1.02 億
維基百科 1983/7/15 FC遊戲機(紅白機) 6179 萬
維基百科轉載摩托羅拉 2004/11/8 2006/7/18 RAZR V3 5000 萬
維基百科轉載任天堂 1990/11/21 超級任天堂 4900 萬
維基百科轉載gamecubicle.com 1985/9/13 超級瑪利歐兄弟(不含合集) 4024 萬
維基百科轉載GameDaily Biz 2000/10/26 2007/9/13 在美銷售PS2 3910 萬
維基百科轉載任天堂 1996/6/23 2005/3/31 任天堂64 3293 萬
維基百科轉載Wired雜誌 1988/10/29 Sega Mega Drive 2900 萬
維基百科轉載Xbox.com 2001/11/15 2006/5/10 Xbox 2400 萬
維基百科轉載任天堂 2001/9/14 2007/9/30 GameCube 2166 萬
維基百科轉載ownt.com 1988/10/23 超級瑪利歐兄弟3(不含合集) 1800 萬
維基百科轉載Punch Jump 2005/11/22 2007/9/30 全球銷售Xbox 360 1340 萬
維基百科轉載任天堂 2006/11/19 Wii 1317 萬
維基百科轉載GamePro 1998/11/27 Dreamcast 1060 萬
維基百科轉載IGN 1998/4/1 星海爭霸 950 萬
維基百科轉載GameDaily Biz 2005/11/22 2007/9/13 在美銷售Xbox 360 630 萬
維基百科轉載新力 2006/11/11 2007/9/30 PS3 559 萬


註:使用以下的匯率
US$ = TW¥ 32.33
GB£ = US$ 2.03947
US$ = CN¥ 7.396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青菜

1997 年:
人:「你吃青菜啊?」
我:「對,我吃。」

2007 年:
人:「你吃青菜啊?」
我:「對,我吃。」

2017 年:
人:「你吃青菜啊?」
我:「對,我吃。」

括號

我認為一般文章適當的地方應該包括括號。像是之前寫的解放我的電話,裡面有寫著
  • 破壞(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以及(使用者)之間的連結
  • 一個{消費者[購買網路的能力]是與[購買(在其網路上運行的硬體和軟體)的能力]分開來}的環境
要是沒寫括號,而解讀為
  • (破壞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以及使用者之間的連結)
就不對了。第二個例子更誇張,因為它是英文翻譯過來的,原文是「one where the consumers' purchase of network capacity is separate from their purchase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y use on that network」。你要怎麼翻?要保留原意又不混淆就一定得用括號。

再舉一個比較生活的例子:「套餐,附贈飲料、甜點、湯或薯條」。這是哪一種呢?
  • (飲料、甜點、湯)或薯條。(三樣或一樣)
  • 飲料、甜點、(湯或薯條)。(都是三樣)
再給一個電腦遊戲的例子
  • 紅(狼肉)。(肉是紅的)
  • (紅狼)肉。(狼是紅的)
事實上文明IV這款遊戲中的科技樹已經在適當的時候用括號來敘述新科技的先決條件。例如說要發展光纖,需要「電腦和(塑膠或衛星)」。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解放我的電話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由牆壁街日報科技專欄主筆 Walt Mossberg 在 2007 年 10 月 21 日寫的有關美國行動電話市場的荒謬情況。原文來自這裡(另有影片)。為了讀者的方便,我把他翻成中文並加上維基百科連結。


假設你有一台戴爾的電腦,而想要一台新力的,你不需要得到你的網路提供者的允許,或甚至告知他們,你只要把舊電腦收起來,架設新的即可。

再假設你的新電腦附有某個瀏覽器或是音樂服務,但是你想用其他的,你只需要下載新的軟體,刪除舊軟體,訂購新的音樂服務,取消原有的即可。你根本不需要通知你的網路公司,更何況是尋求它的許可。

哦,那些電腦硬體、軟體、服務的開發者可以直接把產品提供給你,無須透過網路公司、無須它們的許可、無須給它們一分錢。很簡單地,網路公司做什麼事,賺什麼錢:提供網路連線。一般使用狀態下,它不控制誰連接到網路,或是網路上傳輸什麼。

這些是數位資本主義應該營運的模式。而在大眾個人電腦業以及網路世界中,該模式創造了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技革命之一,及消費者權力和財產創造最大的衝刺。

所以發明這些好東西的國家對於下一個偉大的科技平台—行動電話—將其國民鎖於一個落後的系統是不能讓人容忍的。

短視、時常愚蠢的聯邦政府幾十年來讓自己被幾大家行動電話網路公司欺負和欺騙,而結果是行動電話的營運模式是個人電腦的相反。這個模式極度地限制消費者的選擇、壓抑創新、粉碎創業家精神,並在行動電話成為多功能的手持電腦的當下,讓美國成為行動科技世界裡的笑柄。

不管你是消費者、硬體商、軟體開發者、或是新服務的提供者,在美國行動電話市場中若是沒有這些大公司的允許,很難採取行動。其它科技產業在消費者和靈活的創業家之間快物流動時,反觀行動電話業仍掌握在少數幾家大公司。

蘇聯部門模式

這就是為什麼我稱這些大行動電話網路蘇聯部門。它們就像是共產主義的老官僚,與市場力量逆道而行,破壞(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以及(使用者)之間的連結。

某種程度上,它們試圖取代市場制度,就像是蘇聯部門一樣,而且它們是很糟糕的代替品。它們決定它們的網路上可以使用那些電話、在這些電話上可以使用那些軟體和服務。它們要求硬體和軟體商量身訂做產品,為的不只是可以在他們的網路上順暢運作,而還外加推銷它們的品牌以及各式外加服務。

讓我明白地表達:任何花費了數十億(美金)來建設和維護行動電話網路的公司有權利收錢,也有權利有營收而分配給股東。不只如此,他們應該有賣手機、軟體、各種服務的權利。

需要什麼

但是依我的看法,它們不應該選擇在它們的網路上可以使用什麼電話,或是那些電話上執行什麼軟體,提供什麼服務。我們需要一個像是個人電腦網際網路生態環境的無線行動科技生態環境,一個{消費者[購買網路的能力]是與[購買(在其網路上運行的硬體和軟體)的能力]分開來}的環境。要達到那一點,需要政府的行動,或是某種具爆發性的科技或商業創新。

就我所知,只有一家手機製造商蘋果公司(Apple Inc.)能夠在同時與一家行動電話網路公司合作且不受行動電話公司干預硬軟體規格的狀態下發表新手機。而這個例子,挨電話(iPhone),是一個特例,因為蘋果是當下最熱門的數位品牌,並自己擁有值數十億(美金)線上和實體零售管道。

儘管如此,蘋果還是要與魔鬼打交道才能夠直接向使用者賣這個不受干預的產品。蘋果公司給美電電(AT&T)挨電話獨家網路的權利若干不公開年數。它鎖定並再鎖定挨電話以確保消費者不能解除該限制。報導指出,這項安排讓蘋果公司向美電電收費,但是住在美電電訊號差的地方的人的權益就受到了損失。

至今蘋果不讓使用者在挨電話上安裝其他人開發的程式,雖然說上星期該公司宣佈它明年初會開放。(網路應用程式,即在瀏覽器中運行的程式,在第一天就可以使用。)

這些限制讓一些科技愛好者對這個最棒的手持電腦敬謝不敏。

其他主要給商業用的「智慧型電話」在軟體和外加服務上比較沒有受到電話網路公司的限制。即使是這些電話,像是手掌牌(Palm)Trēo視窗行動(Windows Mobile)裝置、和黑莓手機(BlackBerry),都有被電話網路公司干預的跡象。

身為一個科技評論者,我時常碰到因為需要得到電話網路公司允許而有困難推銷他們的產品到消費者的小公司。得到這些允許通常代表著要要付錢。沒錯,雖說有一些拐彎抹角的破解辦法,但這跟幾十年來小公司在視窗或是麥金塔電腦上提供他們的軟體的簡易程度仍差遠了。

另外我們還需要電話硬體更多的移植性。因為聯邦政府數年前沒制訂行動電話科技標準,美國現在有兩大種不相容的行動電話科技。威訊(Verizon)和短跑下一代電(Sprint Nextel)使用分碼多工(CDMA),而美電電德意志電信股份公司(Deutsche Telekom AG)的踢行動(T-Mobile)使用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除了一些少數怪機種,大部分的手機只能在一種網路上運用。這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與權利。如果你想要從美電電換到威訊,那你必須自行負擔新電話的費用。

問題不只是這些,政府沒有要求使用分碼多工的公司在電話裡提供可移除性的儲存帳號晶片,通常稱作用戶身份模塊(SIM)。所以不像使用全球行動通訊系統電話的用戶,短跑和威訊公司的客戶如果要在這兩家公司之間切換,他們不能繼續使用原有的電話,即使說這兩家公司使用同一種科技。而且政府允許使用全球行動通訊系統的公司「鎖定」它們的電話,以致於用戶身份模塊不能在其他公司的手機上使用,至少維持這樣一段時間。科技愛好者有時候可以找出破解辦法,但是一般人就不一定。

這些行動電話公司為這些限制辯駁說他們補貼電話機器的錢來吸引你使用它們的網路,所以他們可以要求簽約和早退費。它們說如果沒有這些補貼,一個(美金)99 圓的電話可能會成為 299。所以不讓你跑是公道的,至少別那麼早。

但這些補貼遊戲是早期行動電話是新鮮貨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殘留物。今天這些補貼是消費者的陷阱。如果沒有這些補貼的話,或是相關限制,那市場就有辦法快速地生產出便宜的電話,就像是其他早期無補貼的電子產品,如(美金)399 圓的電腦和 79 圓的挨怕的(iPod)。

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在賣一些新的無線頻道執照,預計會減低對消費者和科技公司的限制。但是這完全不代表這些大行動電話公司與其律師及說客團隊會讓這一天來到。谷歌(Google)似乎在採取某種行動用新的軟體和服務來爆開行動電話的監牢,但也不能保證什麼。

記得市話嗎?

其實我們在美國經歷過類似的情況,雖然一些年輕的讀者可能不知道。

直到 1970 年代聯邦政府介入,你不能自己買市話電話,其他公司不能開發新電話功能、制定價錢、直接賣電話給大眾。所有的美國人都必須租由那些壟斷電話公司—美電電—的子公司做的爛電話。美電電稱如果他不控制連接到它的網路的機器,網路可能會受損。

當政府把這個市場撬開後,不但市話市場沒有倒塌,他還成為了一個更有用的東西,像是便宜的網路連線。

我猜測要是政府採取行動或是某種具爆發性的創新瓦解今天行動電話公司施加的限制,自由的市場會帶來一個類似的完美結局。

請來信 mossberg@wsj.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營多撈麵

營多撈麵居然有友你友我的網頁!(往下看兩人各吃四包的照片)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學生必備〉作弊六大要訣:智、勇、仁、義、信、禮

第一→智。

考試時要眼看監考老師的位置,
耳聽八方同學的答案,這就叫作智。

第二→勇。

就算監考老師在旁邊走來走去,也要面不改色,
不慌不忙的繼續作弊,這就叫勇。

第三→仁。

有同學作弊被抓到時,要做出很同情的表情,這就叫作仁。

第四→義。

自己作弊被抓到,千萬不可以把同學供出來,這就叫作義。

第五→信。

千萬不要懷疑自己作弊的答案,要相信答案,這就叫作信。

第六→禮。

考試的分數,千萬不要比幫助自己作弊的同學還要高。Orz

阿狗生活雜記轉載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Hypercorrection

我用字遣詞有 hypercorrection 的傾向。所謂「hypercorrection」,有些人翻成矯枉過正,但是我不認為「過正」適當地形容本字。我覺得該字指堅守文法、邏輯、以及考據而拒絕使用世俗常用說法。下例:

測測速器器
一種裝設在車上防罰單的一種裝置。該裝置偵測警察的測速器,故名測測速器器。

宋體
印刷體及網站最常用的字體。在臺灣稱明體。本體宋明兩朝皆有,既此,應以早朝命之。明體一稱為一美國人在清朝將這個字體傳入日本。因為仿自明朝萬曆年間之字體,故稱為「明朝體」。後來臺灣沿用。此字港陸用法比較正確。

甲像乙
女兒長得像母親,也可以說母親長得像女兒。相似關係不含因果關係。

朝鮮
朝鮮半島分立之北半。該國自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故簡「朝鮮」。南方自稱「大韓民國」,故簡「韓國」。很自然地,南方稱北方「北韓」,北方稱南方「南朝鮮」。臺港沿用冷戰時期與韓國相同的用詞,即北韓與南韓。大陸與韓國建交前用南北朝鮮,但後來使用各國自稱名。此字大陸用法比較正確。1950 至 1953 年的戰爭我稱韓朝戰爭或朝韓戰爭。

山葵
一種日本料理中綠色的芥末。Wasabi (ワサビ) 乃日文說法,用於中文中不妥。

本土化
歐巴嗓 抖賴VA
這兩字為台語假借日文之詞,根據本土化原則,應該從台語中刪除。

巴機廠
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股份公司,一著名德國汽機車製造商。其標誌為一圓形切四象限,左上右下藍色,右上左下白色。原名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Bayerische 即地名巴伐利亞、Motoren 為機械引擎、Werke 為工廠。巴機廠是真正的本土化說法。

萬億兆
《五經算術》:「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謂『億、兆、京…」。古時講法有三種,其中一種(下數)為 104 稱萬、105 稱億、106 稱兆。當今講法為第四種,即後者為前者萬倍。所以 1012 稱兆。但早期 mega (106) 以古法翻成兆,如「兆赫」。人民共和國沿用兆即 mega 的對應,所以為了避免混淆,1012 稱萬億。關於大數,民國用法比較正確。


這是什麼字?我堅持一律用「他」。難道女性不是人嗎?更何況中文是一個無文法性別的語言。

四位一撇

朝三暮四
據典故,這是一個人養猴子的故事。《莊子.齊物論》:有一個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得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是謂只變表面,不變本質。我不會用朝三暮四形容善變。

伊斯蘭教
原名 إسلام (Islam),故稱伊斯蘭。「回教」一說來自於回族信的宗教。但是回族並不是唯一信這個宗教的民族。僅在中國,維吾爾族是另一個信伊斯蘭教的大族,更何況是在全世界。所以稱回教並不妥當。大陸已經更正官方說法。

韓圓
有些人誤稱當今韓國的貨幣為韓圜。仔細看這兩個字的差別。大韓民國建立以(和建立之前數年)來有兩次貨幣改制,共計三種貨幣。

年份單位漢字諺文英文1 個單位 = 幾個舊單位
1945~1953won
1953~1962hwan100
1962~won10
所以應該稱韓圓。

大哥大
現在俗辣(卒子、癟三、小腳色)也都人手一支,搞不好還很多支。

第四台
民視嗎?請說「有線電視」好嗎?

小孩挑食

有很多小孩(例:五歲到八歲)餐桌上挑食時,父母常會說:「你知道嗎?世界上有很多人飯都吃不飽…」。而小孩就會說:「那就應該把我不想吃的東西給他們吃阿」。熟悉這對話嗎?這段對話一再地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小孩的想法是

有人吃不飽→這是一個問題→解決的方式是給他們食物→這裡剛好有一些我不要吃的

而大人的想法是

有人吃不飽→如果我身處那樣的環境

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如果我身處那樣的環境」。五歲到八歲的小孩很少有能夠設身處地的思考。這是一個心理學已經證明的現象。

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也犯了跟小孩一樣的錯誤。父母沒有想:「如果我是一個五歲小孩…」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隆乳和牙套

我對隆乳和對牙套的態度一樣。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Gary Brolsma(又名 Numa Numa 男)

Gary Brolsma(又名 Numa Numa 男),以在電腦攝影機鏡頭前跳了一段舞蹈,並對嘴Dragostea Din Tei」的音樂出名。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最難的超級馬力歐

不適宜在工作場合撥放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大數字與東亞語言

大的數目通常是每三位一撇(例:123,456,789)。這個習慣的自然展生只是因為西方語言以千做大進位。這個意思是說一千(103)和一百萬(106)之間的 10 的整次方沒有特別的名字。105 是以 102×103 代表。但是語言中卻不是如此。這些語言是以一萬做大進位。所以像 123456789 的大數應該寫成 1,2345,6789。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標準。下列表格為世界上主要標準的簡表。
國家標準
法國及拉丁歐洲多半123 456 789,00
德國、荷蘭123.456.789,00
英國、美國123,456,789.00
印度12,34,56,789

這裡有更多細節)

以前中韓日語國家的財務和會計行業使用的英美的系統,這是可以令人了解地因為當時電腦或計算機無法當地化。但是現在 WindowsMac OS 都已經完全翻譯成各種不同語言了。Windows 甚至支援上述表格列舉的各式標準,包括印度系統 (見右圖)。我不禁要想為什麼東亞系統不支援。由此,我對下列兩組人馬感到失望

  • 微軟
    它應該是軟體當地化的領導者,但是他們沒有做到這一點。

  • 說東亞語言的人
    只因為某些在財務機構和雙語流通的人習慣英美系統,這不代表此系統適用於東亞。這些地方缺乏追求革新的力量。

順到一提,越南語是以一千為大進位。

此謂本土化。

請參見數字多位分節之我見

這個話題在中文維基百科上的格式手冊上有著不小的辯論。我將反駁反對四位一撇的論調。

印度阿拉伯數字本來就不是中國人的東西
印阿數字本來也不是歐洲人的東西。歐洲人接受之後三位一撇因為實際需要和語言結構的原因而自然產生。而印度人撇在不同的地方,為什麼?因為他們話就是這麼講的阿!


三位一撇是世界標準
錯!上面的表格表明了有很多不同的標準。


中國人的驕傲盲目了你的判斷能力
若有此事,我一開始根本就不會鼓勵使用印阿數字。


中國人習慣讀寫英美系統
這個習慣只是因為別無他擇。相信我,當你開始讀寫 1,2345,6789 時,你很快地就會習慣了。想像下列:

項目英美數字中文數字中文
台北人口2,600,000260,0000260 萬
台灣人口23,000,0002300,00002300 萬
中國人口1,300,000,00013,0000,000013 億

哪一個比較自然?

Windows 版的 Safari

Windows 版的 Safari 在 2007 年 6 月 11 日推出。它在國際化方面有很大的問題。例如說,它無法顯示婆羅門字母

Safari


Firefox



除此之外,一個中文網頁若混合,Safari 會套用兩種不同的字體。如右圖,『维』與『历』是以宋體顯示,而繁體字(或是繁簡相同的字)是以黑體顯示。不過蘋果大概可以逃避責任,因為他們的網頁如是說

使用性的問題:放大縮小字體的快鍵 Ctrl-+、Ctrl--、及 Ctrl-0 無效。在表單裡選擇鈕上按 enter 不會送出。我開始使用五分鐘內當掉,之後又當數次。

Google 地圖

試試看在Google 地圖上尋找波士頓(Boston, MA)到巴黎(Paris, France)的行車路線。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Google Earth 台北街道圖

Google Earth台北的街道圖了!!巷弄都有!



Google 地圖也有,包括捷運路線。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White Chicks and Gang Signs

拍照時拜託別比這種手勢。這套用在每個人,不只是 white chicks。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Gapminder

人們通常喜歡活在自己的觀念和刻板印象之下。而媒體為了吸引觀眾,會落入重複報導誇大故事、建立刻板印象的惡性循環。在今天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不止是必須要讀新聞,而還要檢閱原始資料。而現在後者可以用科技來協助。

Hans Rosling 於 2006 年在加州蒙特瑞開的 TED 會議發表具創新性展示全球統計的方式(21 分鐘)。

2006 年春。在 Google 上搜尋統計資料並以 Gapminder 觀看動畫。Google 的訂閱連結可以讓使用者搜尋 Gapminder 的世界發展動態圖表。
訂閱
直接前去圖表


2005 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以英文及其他語言發表人類發展報告。2005 年發表人類發展趨勢。有英語、丹麥語、分蘭語、法語、德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挪威語、俄語、西班牙語、瑞典語。
下載


相關網站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寬螢幕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筆記型電腦配備寬螢幕。乍看之下寬螢幕比窄螢幕要大,但其實這都是相對的。寬螢幕也可以說是矮螢幕、窄螢幕也可以說是高螢幕。而我個人偏好有高螢幕的筆記型電腦。為什麼?液晶螢幕的價錢約與其大小和像素多寡成正比。例如說,Dell 2007FP(20.1 吋、1600×1200 = 192 萬象素)在 PriceGrabber 上報價美金 379 圓,而 Dell 2007FWP(20.1" 吋、1680×1050 = 176.4 萬象素)在 PriceGrabber 上報價美金 369.95 圓。如果我付一樣多的錢,我希望能得到越多的像素越好。這裡所謂得到的像素並非長寬之積,而是有多少實際被使用。多數的網站是 800×600 友好,並包括上下方向的捲軸。若螢幕寬度超過 800 那有不少的機會在浪費左右兩邊的像素,雖說有也一些網站是多解析度友好。大部分的網誌是固定寬度。同理可證,很多當代的 DVD 影像的長寬比為 1.85:1 或 2.35:1。在 4:3 (或 1⅓:1)的螢幕上,上下會有黑色的兩塊。上述為常見浪費像素的例子。我必須問自己,哪一種情況對我比較常見?是網站。當我在讀一篇網頁時,如果我可以在豎軸上多出 150 個像素並或許避免上下捲動,為什麼我會要橫軸上多出 80 個像素?

你可能有一個不同的使用情況,但是你必須要自己思考。行銷人員不會把你的利益放在優先。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為什麼我的生活無趣?

兩個理由
  • 我堅持做對的事
  • 我堅持要有效率、一致性、完整性

其導致的結果是我花費太多時間在維持這兩項原則,而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另一結果是我的生活由於高效率的關係變得一成不變。所以當人們星期一問我週末如何,我無從以答,因為我能給的答案會和上星期一樣,而且會是一個無趣的答案。這些是什麼意思?下列例子可以進一步地說明

  • 我重複吃同樣的東西。這是我衡量價錢、等待時間、好吃程度所取得的結果。不管我的衡量標準如何,只要我堅持套用最佳方案,我就必定會重複地吃一樣的東西。如果我吃不一樣的東西,那就表示我的行為並非最佳。
  • 我保留所有慈善機構寄來的信。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捐給所有的機構,因為這是對的事情。同時,我必須要花時間移除同一機構重複寄來的信,否則的話我的空間使用並非最有效率。
  • 我保留所有餐廳寄來的折價券。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善用,因為省錢是好事。但是我必須移除過期的。一部分的時間花在這方面上。
  • 我撰寫網誌,如他人一般。但是我必須要兩個語言都做,因為有些讀者偏好中文,有些偏好英文。同時,因為我想寫有意義並有原創性的東西,而非「我吃了兩個漢堡但是還很餓,哈哈哈哈」此流之物,我要花很多時間在建立論點,能支持我的論點的證據,背景資料,甚至是適當的維基百科連結,和正確的 HTML 語法。
  • 我時常更新及保持聯絡簿整齊,到一種某些人會說是瘋狂的地步。其實我只是要正確性以及完整性而已。我只需要當下的地址(對我某些朋友來說他們必須要提供兩份,一個在美國,一個在臺灣)、市話、行動、電子郵件、即時通。我還需要為我的手機做個人化的大頭照。這導致的結果是每個人需要聯絡管道的時候都向我問。我是電話黃頁嗎?
  • 當我在網路上遇到有趣的東西時,諸如影像或是照片,我必須下載下來。我希望未來我可以回去再欣賞、重新利用以產生新產品、或是分享。這表示我必須要花時間下載,並妥當整理。有時候我要寫程式來大量下載,或是以蠻力手動解決。維護已下載的檔案也是一項耗時的工作,像是刪除重複的檔案。同樣的檔案事小,麻煩的是類似的檔案。一個影像檔可以有 40 分鐘長,而我必須要同時檢視兩份檔案,螢幕上一邊一個。我做這一切的理由是保留最佳品質是對的事情,磁碟空間必須要有效率地使用。
  • 我透過某種管道便宜地取得很多 DVD,以致於我現在積壓許多未看的 DVD。我感覺到看 DVD 已成為了一項責任。如果我不看的話,那我花在便宜取得 DVD 的精力將會浪費,導致於我自我矛盾。但是我實在沒有時間。並且我看 DVD 時必須同時吃東西。如果兩件可以同時做的事情分開來做,那就是沒效率。現在,看 DVD 是一項需要安排的活動。
  • 當我分享照片時,我追求完整性。因為線上相簿都有限制,我用我自己的電腦當伺服器,分享 7500 張照片。但是每次有更新時,重建多語相簿必須花一個鐘頭。而且在重建之前,我必須要整齊分類,並確認存檔時間正確。
  • 我花很多時間在維基百科,畢竟貢獻是對的事情。
  • 我的電力公司提供兩種付費方式,自動從支票帳號提出,或是一次性地以信用卡支付。如果我用自動提出,那將失去利息以及建立信用額度的機會。為了最佳化,我必須每個月手動付錢。
  • 當我玩電腦遊戲時,像是角色扮演遊戲,我必須最佳化我的角色。這代表我必須遊戲外做分析,通常是用很多 Excel 工作表。遊戲之初會相當困苦。本來應該是一項娛樂的活動成為了一個數學問題。

這些是我的時間花在哪裡的例子,這是為什麼我的生活無趣。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說法「美國是無聊的天堂,臺灣是快樂的地獄」。美國人賺比較多的錢,或許是因為美國勞工比較有效率,所以產能比較高。但同時美式生活十分地無聊並多重複,就像我的生活一般。上班、回家、看電視。相對地臺灣的生活就有趣許多。下班後的活動選擇多很多,很多店開 24 小時。或許是因為有一部分的勞動力要花在維持這些 24 小時的經濟活動,臺灣人賺的比較少。扯開話題了。讓我再給一個例子。因為美國的政治人物做對的事情(或多或少),美國的政治很無聊。雖說他們可能通過較多的法案,人民受到比較多的保護,但C-SPAN電台實在難看。相比之下,臺灣政治如肥皂劇,什麼事都做不了但是政治新聞就比較有看頭。

總而言之,(效率與做對的事)和(有趣的生活)是兩種不相容的觀念。問題是你要如何均衡?

P.S. 我花 4 小時寫本文(包括翻譯及校閱)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對美國貨幣的良心建議

我在英文的網誌上寫了一篇對美國貨幣的良心建議。同理可證,使用台幣 200 圓、2000 圓鈔、以及 20 元硬幣、恢復使用人民幣 2 圓(無論是硬幣還是紙鈔)、發行港幣澳幣 200 圓鈔可以減少政府支出,減輕民眾口袋重量以及皮包厚度。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烏茲別克谷歌與 Topdim Bahtimni

太神奇了,在大陸有人用烏茲別克谷歌,簡體中文的介面,搜尋 "Topdim-bahtimni"(搜尋網頁結果),然後到達這個網誌的這一篇文章

2007 日光節約時制

擁有無限智慧的布希政府決定 2007 年起日光節約時制延長 4 週(通常),以省能源。的確,該措施會減少用電量,而且各項報告都會強調省下幾桶石油。但是軟體、財經、航空業為了系統升級而喪失的生產力卻是很難計算的,而這些報告也不會強調這些。如果是要省能源,有沒有考慮過提升公共運輸、漸進提高汽油稅、補貼新能源的研究與產品?當然,他們選了一個民眾和大企業最不會抱怨的方案。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谷歌地圖

http://ditu.google.com/
重慶找不到
重庆可以
台北香港不行
杭州到上海有路
南京到上海沒有
藏南阿克賽欽的問題上政治正確

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精準週年

在今天全球化的環境之下,計算週年已經成為一項挑戰。除了時區的問題,每年的長度都不一樣。所以我在此呈獻給你一個簡單的 Excel 試算表,來計算《我認為的》精準週年。該檔是由以下理由導出

  • 一年有 365 + 97/400 天(雖然科學界對一年的長度有各種不同的定義,我選擇使用公曆的定義)。假設我出生於 1970 年 1 月 1 日上午 7:20,那一年之後即便於 1971 年 1 月 1 日下午 1:09。多出來的約 6 小時是 97/400 天的效果。
  • 時區的效果必須被矯正。如果我是出生於 UTC+8 的時區,一年後搬去 UTC+7 的地方,那我一歲生日的時間在當地為 1971 年 1 月 1 日下午 12:09。
  • 「生日」一詞隱含一整日的意思,所以「週年日」定義為「週年慶的那一個時間點」加減 12 小時。套用以上的例子,我在 UTC+7 的時區可以在 1971 年 1 月 1 日上午 12:09 到 1971 年 1 月 2 日上午 12:09 慶祝。

在該檔案裡,你只需要輸入藍色的格子,其他的自動計算。

這同時也解決了 2 月 29 日的問題。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口氣臉色

人類最大的缺點(之一)是只聽口氣,不聞內容、只看臉色,不見事實。

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立委鬥毆

維基百科上,議會暴力第一個同時也是篇幅最大的例子是中華民國立法院英文版也是。中文維基上輸入「立委鬥毆」或是「立委群毆」也可以找到。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人事安排

從上篇文章敘述到的孫臏網誌,找到的一篇內地的「人事安排」,來源於。解釋於 (英文)。

國家主席:李世民
軍委主席:孫武
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孫中山
國務院總理:諸葛亮
外交部部長:文成公主
國防部部長:曹操
教育部部長:孔子
衛生部部長:華佗
環保總局局長:陶淵明
農業部部長:李宇春
文化部部長:李斯
商務部部長:胡雪岩
水利部部長:大禹
建設部部長:秦始皇
地質部部長:土行孫
公安部部長:展昭
中宣部部長:雍正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霞客
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商鞅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包拯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狄仁傑
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林則徐
婦聯主任:賈寶玉
新聞出版署署長:紀曉嵐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西門慶
海關總署署長:鄭和
國家計劃生育及人口發展委員會主任:佘太君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嫦娥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俅
科學技術部主任:祖沖之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王昭君
國家安全部部長:魏忠賢
監察部部長:秦檜
民政部部長:寇准
財政部部長:和珅
資訊產業部部長:畢升
保密局局長:劉胡蘭
交通部部長:李春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鄭成功
國家信訪局局長:陳世美
中國氣象局局長:諸葛亮(兼)
國家旅遊局局長:徐霞客(兼)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玄奘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神農
國家海洋局局長:張靚穎
中國地震局局長:張衡
拆遷辦主任:孟姜女
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高

上海

根據我的估計,上海在 2010 至 2012 年之間,人均生產毛額購買力)將與臺灣相當。不過,這個簡單的平均不能敘述城鄉差距、財富分配、以及其他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並且,大陸對「直轄市」的定義比較接近於都會區與區域之間,與整個臺灣比有點不妥。上海面積相當於新竹縣宜蘭各取 ¾ 加上所有以北、或是美國德拉瓦州

當我在搜集資料時,我找到這篇文章(英文),說中國(沒說是中國大陸或是整個中國)將在 2025 至 2030 達到韓國 1991、92 之間的水平,2055 到 2065 年之間成為已開發國家。該網誌有很多不錯的文章。我把它加在右邊的連結裡。

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臺灣的科技新聞

我很不喜歡一些臺灣的「主流」平面媒體,談到「科技」新聞時,大部分講的都是產量會增加多少、營收加減多少、預計相關類股上下如何。這些根本是「科技產業」新聞,本質上商多於科。沒錯,這些是有用的資訊,全面性的媒體也有必要報導。但讀者並非全都是投資者,反之多數是消費者。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兩三句帶過。這個東西是像是微波爐,可以顛覆我們生活的方式,還是只是噱頭?它有沒有明顯不足之處,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列舉優缺?大概都很少。

這或許可以歸咎於幾十年製造商心態,一時無法調整過來。製造商不需要考慮太多消費者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而是精打細算各種數字,資本、收入、支出。臺灣的廠商現在面臨的挑戰不是如何以很低的成本做出高品質的產品。這些他們已經做到了。當下的挑戰是選哪一條路走。他們可以繼續同樣的路,成為龍頭,或是將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而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後者的問題是,本來的顧客瞬間就變成競爭對手。現在講還太早。扯遠了。

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蘋果公司

史提夫‧賈伯斯說 iPhone 推出之前會有更多的軟體。蘋果會控制什麼軟體能夠在 iPhone上執行。他說「君不望汝等手機如PC,裝三個軟體便不得使用電話。如此裝置像 iPod 多於電腦。」雖在下相信他們的出發點是善良的,無非是希望提供更好的軟體,此等手段其實是雙面刀。PC 之所以仍是市場佔有的大宗,不是因為Windows或跑於其上軟體有比麥金塔電腦的有多好。而是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做 PC 硬體以及其作業系統與軟體甚易盜版。我的重點是什麼?開放。雖說敝人並非要求蘋果讓世人盜版其作業系統與軟體,但是開放的態度對於智慧型手機這類產品是絕對重要的。

史提夫給的例子或許會發生,但是不良軟體必定會在物競天擇的定理下被淘汰。難道蘋果是在暗示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不夠聰明,所以蘋果的聰明人要幫他們預測的一千萬使用者來挑選嗎?我的電話屬 Windows Mobile 5。如果按開關鍵,觸摸式螢幕和所有輸入都會關閉。但是他們沒做到的是讓音樂繼續撥放。我必須使用額外的軟體。如果微軟採用同樣的手段,這類軟體必定不見天日。這不禁讓我想問,蘋果是否會因為某些軟體會侵蝕其他部門的利潤(如 iTunes)、傷害到他們最親愛的夥伴 Cingular 美電電無線部門(如 IP 電話軟體 Skype),或是一些小系統程式暴露 iPhone 之缺(像上述例子)的原因而拒絕這些軟體?

蘋果的律師正在以版權之名打擊連結到酷似 iPhone 介面的 Windows Mobile 面板的網誌。(另一報導)。第一點,對面板這種小東西有已經很有問題了。這就像是麥當勞因為包裝紙類似而告路邊攤(而兩種漢堡味道不同)。拜託,這只是面板而已。第二點,以這種理由威脅僅僅報導此新聞之網誌乃荒謬至極。該網誌根本沒有提供這個面板。

若其居心不為寒蟬效應,何其是有?

思科之外,樂金正在考慮使否要因抄襲設計LG KE850)起訴蘋果。現在我們知道誰有抄襲的習慣了!

蘋果自食其果!

這就像是當英特爾試圖對已常用的簡寫(是 RAM、DRAM、還是 SDRAM 不記得了)註冊商標,以庇護 RDRAM。他們不用好的產品贏得市場,而是用法律。現在沒有人用 RDRAM。

如果你認識我多年,你會知道我對蘋果的批評都是技術性的。有時候,我還會有稱讚。現在蘋果在我的心目中屬於「不酷」的種類裡頭。

我本來在考慮購買蘋果的筆記型電腦。(如果你沒注意到的話,我在此沒有使用該產品的正式名稱,因為我怕因為商標原因被威脅!)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新科技

我討厭當新科技出來時,研發和設計人員花額外的資源,只為了模仿舊科技不完美之處。這句話由例子顯示最恰當。

  • 有些數位相機按下快門時會發出類似機械式相機的聲音。使用者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確認,一聲嗶就很足夠了。搞到於某人需要額外製造或是錄機械式相機的聲音。接下來是什麼?當我放進記憶卡時,它會發出底片捲動的聲音?
  • 蘋果的 Dashboard 有一個世界時鐘的 widget。我不反對電腦上的類比時鐘,但是如果你仔細看該 widget,你會發現秒針每前進一秒時,停下來之前會震動一下。這根本是傳統類比時鐘不完美性的最佳代表。請問這個模擬出來的不完美之處有什麼好處?接下來是什麼?時鐘底下放一個鐘擺嗎?
  • 行動電話以格度顯示訊號強度,通常是 0 到 5 格。我想訊號強度的衡量應該是一個也是數字,但是不是 0 到 5。所以某些開發者必須要先把它轉換到 0 到 5 的數字,再在螢幕上畫一格比一格大的格子?顯示百分比不是比較簡單嗎?一個兩位數在螢幕上佔據的空間應該差不多大。為什麼要犧牲精準度?
  • 有一些在電腦上的計算機把數字顯示成項是綠色的「日」字型。再次強調,直接以普通字型顯示數字會簡單很多!蘋果 Dashboard 又一次地落入這一類型。

搞這種東西根本是浪費硬體和人力資源。這些例子無異於一個平面電視自動幫你扭曲畫面使得它看起來像是有圓角的舊式電視。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誰讀我的網誌?

右圖示總覽。


雖說我們都知道台灣電信很發達,但是我從來不知道東森(ET home)幾內亞灣有營運。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吃東西習慣

很多人喜歡對我吃東西的習慣發表意見。為了節省時間,我在此列舉常見問答集。

問:君不食有骨肉,懶惰必也其因。
答:非也。懶惰的定義是因為怕麻煩不做該做的事。重點在「該做」上面。我雖不想麻煩,吃有骨頭的肉並不是做人的責任。既然責任不存在,那懶惰與否的問題也不存在。

問:君不食海鮮,除生魚片壽司,其不也不規則乎?
答:如果你覺得有例外是不規則,所有海鮮都不吃才是規則,那就錯了。所有海鮮都不吃換句話說,不就是「所有食物都吃,海鮮除外」?矛盾。

問:君吃速頗迅,何不慢食,延長時間,最大化享受?
答: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吃快吃慢,每單位時間得到的快感(d爽/dt)都差不多。但是對我來說,吃快的時候,d爽/dt 的值相當的高,使得總共爽的程度(即右圖曲線以下面積)會比吃得慢要多。

問:君未嘗試,豈知甘苦好壞?
答:我嘗試過很多東西,只是試過覺得不好吃。嘗試這些食物不需要 20 年的時間。而且有時候不需要嘗試,可以裡用已有的知識來判斷好與不好的機率。為什麼人不吃大便,因沒試過怎麼知道?因為我們的知識告訴我們有極大的機會不好吃,所以不用試。同理可證,如果我吃過黃西瓜、紅西瓜,感覺差不多、綠蘋果、紅蘋果,也差不多,綠色的奇異果不好吃,所以我就不用嘗試金色的奇異果。

2007年1月11日 星期四

iPhone

蘋果公司在 2007/1/9 發表 iPhone。這個新聞是業界期待已久的,所以沒什麼驚訝。許多媒體都報導了這項發表,從報紙,電視,或是線上。這項新人當然很大。但是經過兩個工作天,我卻很少看到深入的評論。大部分的都是報導發生了什麼事、iPhone 有什麼功能、或是史提夫‧賈伯斯說了什麼。這些,我都可以在頻果網站上的視訊發表上得到。所以我在此獻醜。

蘋果在使用者介面和設計方面是獨出一格的,我在此贅述。不只是外表,也有使用性。以下是我覺得的科技創新和好的點子重複利用。

  • 擁有這麼多功能,卻只有 11.6 公厘厚,135 克重。
  • 我常常覺得 QWERTY 鍵盤很不方便。多半時候我不需要打字,但是我仍想保留打字的能力。我現有的手機是以滑出式鍵盤來解決這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比較厚的機體。iPhone 只有虛擬鍵盤,解決了機體大小的問題。等它出來看到底好不好。
  • 「多觸螢幕」可以讓你用兩支手指以兩個接觸點來放大或縮小(主要是圖片)。創新科技。
  • 距離感應器可以在靠近耳朵時把觸摸式螢幕的顯示和輸入關閉。這解決了所有智慧型電話使用者的問題。蘋果公司辦到了!
  • 亮度感應器可以根據,呃…週遭亮度來調整螢幕的亮度。如上,不過請看下面的反駁論點。
  • 重力感應器可以判斷機器是直的還是橫的擺。不錯的功能,但是很多相機已經有這種功能了。
  • 隨機存取留言。不需要在聽第六個留言之前聽前五個,又是另一個每個人都可以用到的功能。


優點講了,我想要同時提供建設性的批評。這些包括缺點或是尚未討論的問題。

  • 沒有筆,史提夫把這講成是一項好處。或許其觸摸式螢幕聰明到大手指的人都可以毫無困難地以虛擬鍵盤輸入。這樣的話,iPhone 加一百分,該誇的我就誇。但是如果我想要防止手汗模糊那好看的螢幕呢?有些人會想要盡量保持原狀以增加最終賣出市值。
  • 雖說亮度感應器是一項有用的功能,我可以手動調整嗎?
  • 它跑 OS X?真的 OS X 還是縮減版?先不管縮不縮,發展 iPhone 軟體容易嗎?有任何開發者的工具嗎?
  • 很自然地,下一個問題就是有多少 iPhone 的軟體?容易安裝嗎?沒有示範、沒有提到。Skype 呢?
  • 史提夫和官方網站都有提到與 PC 或是麥金塔電腦同步聯絡簿,但也沒有示範。可以接受哪種聯絡簿?OutlookThunderbird
  • 發表會上可以看到鍵盤有三行普通鍵以及兩行半的數字符號。國際符號呢?打字時混合不同語言容易嗎?
  • 史提夫以手指滾動捲軸來示範聯絡簿。如果我要打電話給很多姓 Zellweger 的人的話不就很慘?可以以類別來顯示嗎?直接跳到 Z?與他機傳輸容易嗎?
  • 談到價錢時,史提夫把 iPod nano 的 $199 與有綁門號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價 $299 合併起來,因為「這些電話有點音樂的功能,但沒有人用他們聽音樂」。非也,我跟兩名同事都有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我們都用手機來聽音樂(雖說這並不代表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非常好)。重點是,一個簡單的加法並不能為 $499 合理化。
  • 無擴充槽。
  • 無法簡易替換電池。
  • 在美國 iPhone 必須與 Cingular 搭配。雖說我並不反對把兩個有高度相關性的產品合併銷售,我反對合併銷售兩個完全可以分開的產品的銷售模式作為唯一一種取得其中一樣產品的方法。為什麼蘋果要幫我選 Cingular??如果我是常常出差旅遊的人的話就慘了。但是史提夫卻可以把這狡辯成「科技創新夥伴」。路人皆知。

2007年1月8日 星期一

公制

請愛用公制。我不了解,為什麼美國人還在用美式英制。我想問,如果一肉賣 3.45 圓,一盎司的話是多少?誰能心算 3.45 / 16?一盎司的水多重?阿哈,有很多種盎司,美式液態盎司(29.57 毫升)、英式液態盎司(28.41 毫升)、常衡盎司(即一般重量用,28.35 克)、以及金衡盎司(31.1 克)。美國獨立時,湯瑪斯‧傑佛遜就推動十進位貨幣,來代替英制的 1 鎊 = 20 先令 = 240 便士。美國有一系列的法律來推動公制,例如《1975 公制轉換法案》和它的增修條文。可是沒有硬性規定的話也沒有用。因為美國還沒有用公制,亞馬遜公司在跟其他公司傳輸產品資料時,單位轉來轉去產生了很多問題。習慣難改,而且改換要花很多錢,但是越早做越好。加拿大和澳洲都做到了,美國應該也可以。

2007年1月5日 星期五

維基百科

有時候有人會問我有空的時候都會做什麼。這幾個月我都在維基百科上忙。怎麼說呢?因為這些工作就像是不斷展開來的樹狀圖。簡單的說就是一項工作會產生其他好多個,這些又再產生更多。下面是我今天所做的部分

  • 發現吉爾吉斯紙幣不受版權保護(其他前蘇聯國家也是)。
  • 有人已經上傳一些吉爾吉斯紙幣的圖片。但是我有比較好的,所以我要上傳我的。
  • 我的圖部分是來自於 www.banknoteworld.com。根據維基的方針,我必須要放上適當的來源標籤。
  • 我必須要做一個模板,以致於同樣的標籤可以被多次使用。
  • 有一些已存在的模板,但是滿地都是。我需要把它們重新整理。
  • 在英文維基,我把它們分類好。
  • 維基共享資源(放置可以給所有語言維基百科使用的圖片)上,重複分類的工作。
  • 完成上傳。
  • 向管理者要求把較差的圖片刪除。

這只是吉爾吉斯

2007年1月4日 星期四

雜耍會議

我老闆說有雜耍(雙手交叉丟多數個球)的會議,而且他兒子居然參加該會一個禮拜!

2007年1月2日 星期二

試圖於此放 JavaScript,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