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為什麼注音符號ㄍㄎㄏ、ㄐㄑㄒ要這樣排?

相信在二戰之後在中華民國受過教育的人,一定不陌生37個注音符號。但是似乎很少有老師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排序。我還不知道全部37個為什麼這樣排,但是我可以解釋為什麼ㄍ(g)ㄎ(k)ㄏ(h)、ㄐ(j)ㄑ(q)ㄒ(x)這6個要這樣排。

中古漢語(唐宋時期)應該是沒有ㄐㄑㄒ這三個音,是到明末至清朝之間的某一個時候,原本讀ㄍㄎㄏ的字,要是後面接了ㄧ或是ㄩ的音,就變成了ㄐㄑㄒ的音。如果要舉例的話,最好是比較同一個字國語(普通話)和閩南語、廣東話、朝鮮話、越南話的讀音,因為除了國語,後四者都保留了中古漢語的讀音。
  • :國語念ㄐㄧㄚ,閩南語念[台羅:ka或ke,通用:ga或ge],廣東話念ga1,朝鮮語念가或고即ga或go,越南語念gia,都是ㄍ-->ㄐ的例子
  • :國語念ㄐㄧㄥ,閩南語念[台羅:kiann或king,通用:giann或ging],廣東話念ging1,朝鮮語念경即gyeong,都是ㄍ-->ㄐ的例子
  • :國語念ㄑㄩㄢˋ,閩南語念[台羅:kuàn,通用:guân],是ㄎ-->ㄑ的例子
  • :國語念ㄒㄧ,閩南語念[台羅:hí,通用:hì],廣東話念hei2,朝鮮語念희即hui,都是ㄏ-->ㄒ的例子。
  • :國語念ㄒㄧㄢˋ,閩南語念[台羅:hiàn,通用:hiân],朝鮮語念현即hyeon(現代汽車的Hyundai就是這個啦),都是ㄏ-->ㄒ的例子
  • :國語念ㄒㄧㄢˇ,閩南語念[台羅:hiám,通用:hiàm],廣東話念him2,朝鮮語念험即heom,都是ㄏ-->ㄒ的例子

這也可以解釋一個現象,那就是對於會講國語,閩南語或是廣東話會講一點,但又不太通的人,如果你拿了ㄐㄑㄒ開頭的字,去問這些人閩南語或是廣東話怎麼講,很多都會把ㄐㄑㄒ以ㄍㄎㄏ代替。雖然是猜測,但是多半是對的。問他們為什麼,他們不一定答得出來,但是ㄐㄑㄒ和ㄍㄎㄏ之間的轉換已經在他們的腦中行成。

漢語並不是唯一發生這種轉變的語言,義大利語c這個字母原則上念/k/(類似ㄎ),但是在i和e前面就變成/t͡ʃ/(類似ㄔ),g這個字母原則上念/g/(類似ㄍ),但是在i和e前面就變成/d͡ʒ/(類似ㄓ)。而義大利語的祖先拉丁語裡c永遠發/k/的音,g永遠發/g/的音(除了最最早的拉丁時期以外),所以義大利語也是在某的時候發生了類似的轉換。雖然在義大利語是g-->d͡ʒ(ㄍ-->ㄓ)、k-->t͡ʃ(ㄎ-->ㄔ),但ㄓ跟ㄔ也很類似ㄐ跟ㄑ了。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老孫阿,革命百年尚未成功

1912年(民國一年)3月5日上海《時報》的《滑稽余談》寫著

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
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
新官製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
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
剪髮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
卡片興,大名刺滅;馬路興,城垣欄柵滅;
律師興,訟師滅;槍斃興,斬絞滅;
舞臺名詞興,茶園名詞滅;旅館名詞興,客棧名詞滅。

同年2月1日上海《申報》刊《今昔女子觀》

昔日女子纏足多,今日女子多天足。
昔日女子能文者少,今日女子學堂者多。
昔日女子多柔順之氣,今日女子多英爽之氣。
昔日女子讀守閨中羞不見客,今日女子靴聲橐橐,馬路中疾行如飛。
昔日女子好主中饋惟酒食是議,今日女子結隊成軍,頗有鐵血主義。

這讓我想到,一個真正的革命,並不是一個朝代換了前朝,也不是政黨輪替,而是人民思想上的改變。大部分的歷史書和百科全書,講完辛亥革命之後,就講袁世凱、宋教仁、二次革命、北洋軍閥,而又有多少歷史書會去講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多少會講「投資」這種行為在民國初年開始?有多少會講民國後人們開始用星期幾來過日子?

民國另外一次重要的革命是在1980年帶的台灣,相信未來的人寫歷史也一定是著重民進黨、蔣經國、解嚴等等,卻缺少人們生活上的改變。就我個人記憶回朔,有這些事情發生

從左至右寫興,從右至左寫滅;
羅馬字母車牌興,純數字車牌滅;
中秋烤肉興,中秋賞月滅;
計程車數位計程興,機械計程滅;
麥當勞興,7-11興;
港片賭片興;有線電視興;
個人電腦興;整形美容興。

那個年代在文化思想上面是全面開放,什麼都在改變的年代,什麼都要嘗試的年代。除了上面的例子以外,還有意識形態廣告(貓在鋼琴上昏倒了,或搜尋「司迪麥」),還有鼎鼎有名的「我運桶,而且我喝安佳脫脂奶粉」(不好意思,我只能找到廣東話的影片),到了1990年代就不見了,這也就是什麼都要嘗試的最好例子。

的確,那時候改變了很多,但有一個東西好像還沒有改變很多,那就是「忠君愛國」的觀念。我這幾天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忠君愛國」的觀念是否跟現代政治「政府要服務人民」的觀念有相衝突。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多內地網民對這個觀念做討論。而「愛國」與否,也是香港政治上的話題之一。近年來的「愛台灣」也只是「忠君愛國」的重新包裝而已吧。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直選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然後呢?

老孫阿,革命百年尚未成功。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說英語的迷思

現在台灣都市地區充斥了一種風氣,那就是在路上能跟外籍人士用英語溝通就是好,不能用英語溝通就是遜。我自己在路上若是需要跟一名白人或是黑人或是印度人講話,我會以中文優先。如果我發現他中文不行,我再試圖用英語。原因有二

  1. 我在美國,路人會用英語跟我講話,不會因為看到我是東亞人就試圖用中文或日文;我在法國,路人會用法語跟我講話;我在日本,路人會用日語跟我講話。那為什麼在台灣一定要用英語跟外籍人士溝通?在這個土地上中文就是共通的語言,也就是說他們說中文的責任,比我要會說英文的責任要大。所以先中再英。當情況顛倒的時候,如我在一家美國的公司工作,我都一律說英語,即使是單獨要跟一個母語是中文的人說話。

  2. 如果我一看到特定的族群(如白人)的陌生人就自動講英語,這麼做的隱含意義就是這些人沒辦法,或是不想要移民到台灣的社會裡。現在區公所鎮公所或是公立學校有很多幫助外籍配偶的活動,其中部分活動是語言教學,這表示我們的社會願意接受這些移民,並有對他們融入這個社會有信心。但我如果看到某種族群的陌生人就直接跳過中文,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就表示他們不可能是移民。不管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不接受這些人,或是這些人沒辦法或是不想要移民來這裡,都是不好的潛意識假設。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反對學習英語,事實上我鼓勵大家學任合語言。但就是因為我自己學英語用英語的過程當中,親身體會到一個強勢語言是如何慢慢的讓弱勢語言消失。有一段時間我在維基百科上活耀,當時我選擇編輯英語的維基百科,原因是英語維基百科的影響最大。在這段期間內,我認識了其他編輯者,有不少是來自世界各地母語不是英語的人,但是他們投入英語維基百科的原因都類似,就是要最大化他們的貢獻,或是他們母語的維基百科還不夠成熟。因為這種原因,英語的維基百科最大,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成長。大的更大。

英語並不是唯一受惠的強勢語言,在歷史上漢語也擠掉了其他語言。當鮮卑人建立了北魏不久後,開始自我漢化,滿人建立清朝之後也是一樣。現在鮮卑語已經失傳,滿語會講的不到一百。而漢人從來沒有逼他們要漢化,那時候鮮卑人和滿人是當權者,都是他們自願的。從這個就可以看出一個強勢語言是如何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我在美國有認識一些印度朋友,他們說印度的學校有英語教學的、有以印度語教學的、有以該州的語言教學的。我不確定我的印度朋友們是上了哪些學校,不過我知道很多都不太會講家鄉的語言,像「數學」或是「計程車」這種簡單的詞,都要想一下才知道要怎麼用家鄉話講,而他們在臉書發言多是以英語為主,偶爾用羅馬化的印度語。我有很多認識的人,母語是中文,高中或是大學在美國讀書,而這些人在臉書上發言也常常只有英語。

我鼓勵大家學英語,但我要提醒大家,學的越多,就越有責任要保護自己的母語。

參考讀物:《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 張湘君著 國際書碼98678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