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美國,路人會用英語跟我講話,不會因為看到我是東亞人就試圖用中文或日文;我在法國,路人會用法語跟我講話;我在日本,路人會用日語跟我講話。那為什麼在台灣一定要用英語跟外籍人士溝通?在這個土地上中文就是共通的語言,也就是說他們說中文的責任,比我要會說英文的責任要大。所以先中再英。當情況顛倒的時候,如我在一家美國的公司工作,我都一律說英語,即使是單獨要跟一個母語是中文的人說話。
- 如果我一看到特定的族群(如白人)的陌生人就自動講英語,這麼做的隱含意義就是這些人沒辦法,或是不想要移民到台灣的社會裡。現在區公所鎮公所或是公立學校有很多幫助外籍配偶的活動,其中部分活動是語言教學,這表示我們的社會願意接受這些移民,並有對他們融入這個社會有信心。但我如果看到某種族群的陌生人就直接跳過中文,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就表示他們不可能是移民。不管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不接受這些人,或是這些人沒辦法或是不想要移民來這裡,都是不好的潛意識假設。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反對學習英語,事實上我鼓勵大家學任合語言。但就是因為我自己學英語用英語的過程當中,親身體會到一個強勢語言是如何慢慢的讓弱勢語言消失。有一段時間我在維基百科上活耀,當時我選擇編輯英語的維基百科,原因是英語維基百科的影響最大。在這段期間內,我認識了其他編輯者,有不少是來自世界各地母語不是英語的人,但是他們投入英語維基百科的原因都類似,就是要最大化他們的貢獻,或是他們母語的維基百科還不夠成熟。因為這種原因,英語的維基百科最大,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成長。大的更大。
英語並不是唯一受惠的強勢語言,在歷史上漢語也擠掉了其他語言。當鮮卑人建立了北魏不久後,開始自我漢化,滿人建立清朝之後也是一樣。現在鮮卑語已經失傳,滿語會講的不到一百。而漢人從來沒有逼他們要漢化,那時候鮮卑人和滿人是當權者,都是他們自願的。從這個就可以看出一個強勢語言是如何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我在美國有認識一些印度朋友,他們說印度的學校有英語教學的、有以印度語教學的、有以該州的語言教學的。我不確定我的印度朋友們是上了哪些學校,不過我知道很多都不太會講家鄉的語言,像「數學」或是「計程車」這種簡單的詞,都要想一下才知道要怎麼用家鄉話講,而他們在臉書發言多是以英語為主,偶爾用羅馬化的印度語。我有很多認識的人,母語是中文,高中或是大學在美國讀書,而這些人在臉書上發言也常常只有英語。
我鼓勵大家學英語,但我要提醒大家,學的越多,就越有責任要保護自己的母語。
參考讀物:《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 張湘君著 國際書碼9867894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